[格局解析] 如何創造最高坪效,打造流暢空間格局!

行走就會產生動線,而良好的動線安排能讓生活的一切變得唾手可得且恰到好處。
傳統制式思維中的格局,通常僅以需求作為導向進行設計,零散且缺乏整合性。因此在進行空間配置時,只有跳脫傳統制式的既定格局,才能讓空間大幅解放,創造無限的可能性!
本篇文章就以我們的熱門案例 [晴草 Whisper] 做說明。

原始空間配置圖

此案的屋主一家人大部分時間都一起在公領域活動,互相分享每日的生活,聚在一起聊天吃飯。
因此希望一家人可以擁有開闊的客餐廳,並且可用活動型懶人骨頭取代一般沙發,盡可能地增加空間彈性。

另外,由於兩個孩子逐漸邁入青春期,希望他們也能各自擁有獨立的房間。

空間需求
• 客廳
• 餐廳
• 小孩房

傳統思維中的格局分配

傳統中,一般人會偏好方正的房型及格局;就設計觀點的而言,房屋的本質在於生活機能的安排及使用,當方正型的房型開始依照需求屬性加入機能後,就需要進一步來進行隔間規劃。

原本完美的方形房屋是一個隨處都能行走的完整空間,但是當開始依照需求加入不同機能的客廳、餐廳、小孩房等方形空間後,就會產生無法再進一步利用的走廊空間,而這也被視為是坪效上的浪費。

僅以需求導向進行設計的缺點
• 空間零散且缺乏整合性
• 公領域分散,客廳和餐廳被切割成兩半
• 公私領域間的動線單一且冗長,因此而產生廊道空間
• 廊道空間通常因無法靈活被運用,被視為坪效上的浪費

跳脫框架的思維

但是好的格局規劃,需要進行改變,因此我們跳脫框架,轉而從「生活動線」著手進行設計。
同時改變一般大眾認為空間只能是一個個的方形的思維模式,運用斜切、對角或是弧線設計,既完美創造了機能空間,每個空間又能相互融為一體、互通有無,沒有所謂的多餘廊道,每一處空間都能盡情發揮良好坪效。

Step1
分析使用者的生活動線走向,並整合房屋大門到每個區域會產生的路徑,進而找出最主要的走向。

Step2
將其他次要的空間,依照區域進行空間劃分。

整體格局設計

Step3
採光是進行區域規劃時的重要考量要素之一。
將採光較好的區域規劃為「小孩房」,主臥房的出入口則是配合空間配置及動線走向,調整至窗邊。
採光相對較差且空間零散的部分也不能浪費!我們將它規劃為能夠增加額外收納功能的「儲藏室」
同時藉由「小孩房」及「儲藏室」兩個空間所包夾出來的部分,間接創造了大門出入口處的「玄關區」
而主要走向的幹道區域,則規劃為開闊型的複合式公領域空間 —— 客廳+餐廳

由於此公領域空間位於房屋的中心,近一步構成發散放射狀的多元路徑:從公領域可以完全自由的通往每一個私領域空間,同時也將一般傳統思維設計中常出現的無效益「廊道」與公領域結合,化於無形之中。

大膽斜切的平面配置,創造出不同於以往的不規則空間,開始為空間增加更多的變化性。
斜向切面進一步延伸成為電視牆面,同時也區隔出小孩房。三角區域的尖端畸零地,則成為玄關區域,可放置鞋櫃及污衣小儲藏室,靠小孩房門口的另一側則轉變成為可與公領域互動,放鬆休憩的臥榻區。

Before

After

由於光源集中在房屋的一側,我們在斜切牆面的上方,運用格子窗+玻璃取代實心牆面,讓光線能往內穿透至公領域空間。

Next
Next

[樂齡宅特輯] 孩子成年了,來展開屬於自己的另一段樂齡人生!